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记康复学院教师王丽岩师德典型事迹

作者: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发布时间:2022-05-27浏览次数:248

王丽岩老师,博士,副教授。自博士毕业以来王老师一直奋斗在一线教学岗位上,二十多年的春去秋来,她在不断改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努力探寻着成为一名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

她想为能为全育人

三年前我还是一名刚入学的萌新,不知道我的专业具体做什么,一脸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康复学院的导师制,为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有幸成为王丽岩老师小组的一员。在近三年的学习中,王丽岩老师在学生和生活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指导。这些指导体现在对专业的认识和专业学习,体现在参加科创竞赛综合能力的提升,体现在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的锤炼。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很快明确了学习康复物理治疗的方向和意义,了解康复物理治疗的基本内容,确定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作为我大学阶段的第一位导师,王老师指导我们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同学们凝心聚力,老师倾情指导,我们获批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申请并获批了专利。王老师还指导我们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科研软件的使用,学会了脑电和TMS仪器的操作,培养了我细心、严谨的行为方式和临床康复循证研究的意识,也为我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我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中国康复医学会的康复科普比赛获得优胜奖,获得了我的第1个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发表了第1篇科研论文,第1次参加了康复专业学术会议,并做了专题报告。我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从懵懂的萌新走向合格的康复物理治疗师。

她爱岗敬业甘奉献

王丽岩老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每天早来晚走,认真准备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下,自主学习知识点,并将知识点运用到专业中。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王老师把每一次由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等部门组织的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培训或公开课作为自己学习的宝贵机会,认真听、做好笔记、总结心得,并将所学所感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与此同时,王老师还协助院长承担了人才培养方案修制定、教学运行协调、教学文档建设、教学质量控制等繁多的教学管理工作,促进了学院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了能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专业学习,提升职业素养,自2019年入校以来,王老师投入了大量的个人时间对学院的教学运行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并结合自己在原单位的工作经验,制定并推行了本科导师制,这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育人理念,通过专业教师作为本科生的导师,参与到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管理中,建立关系密切的师生关系,帮助本科生确立学习和研究方向,提升其思维能力使学生们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形成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教学氛围和培养模式,自推行以来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更加了解专业,更加热爱专业,更为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科研创新活动,3年来学生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和比赛360余人次,获得市级奖项40项,授权专利30项以上,康复学院的导师制成为全校一大亮点,并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效果。

她有为愿为辅成长

作为一名具有十几年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王丽岩老师在工作之余还主动关心、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以赛促教,通过制定青年教师成长激励政策、构建支撑团队和平台、联系专家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素养出众的教学能手。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王老师充分体现出党员教师在教学一线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凝聚作用以及示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促进着学院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王老师还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引导青年教师多参与改革实践,以实践作为导向体系,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修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她乐教善教为人师

   金鑫同学说王丽岩老师讲课非常认真、细致、富有激情,常会感染到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上她的课。比如康复心理课,王老师就非常地照顾我们这些不是专业学心理学的学生,根据课程知识、结构特点、学生情况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带我们从基础学起,在讲课中也会根据同学们的理解情况,调整进度,王老师的课总是那么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容易理解。在课上她经常利用一些小游戏帮助大家理解相关内容,通过游戏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此外王老师经常给我们推荐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和电影,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总之,王老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责任编辑:

Baidu
map